么大陆淘金者的在T家都新大为什创业m上
最近认识了一位叫老高的创业者,他原本在国内做传统产业链生意,今年6月却一头扎进了Web3创业潮。这位老兄特别有意思,跑香港考察了一圈Web3政策后,最终选择在TON公链上开发游戏项目。这让我想起了2014年微信推出小程序时的盛况,当时多少人靠着"打飞机"这个小游戏发了家。老高的选择看似偶然,实则暗藏玄机。
Telegram凭什么成为Web3创业热土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老高说要在TON链上做项目时还挺惊讶的。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Telegram的加密布局简直就是为Web3量身打造的。他们家的BOT和Mini App功能,活脱脱就是加密版的微信小程序和微信支付。老高给我看他做的坦克大战游戏,虽然简单得像个H5页面,但上线才几个月就积累了4000多注册用户。最神奇的是,他们几乎没做推广,只是@了一下官方推特搞了个空投活动,瞬间就涌进来几千人。
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创业者阿兰的故事。这位老哥之前在微信上做二手交易平台,巅峰时期用户超过5000万。现在他在Telegram上做了个叫UXLINK的社交产品,用户已经突破百万。他跟我说:"8亿日活用户摆在那里,不心动才怪!"更关键的是,Telegram的全球化属性让Web3项目能真正走向世界,不用担心像微信那样受政策限制。
财富效应与技术困局
说实话,现在创业者选择Telegram生态还有个很现实的原因——TON币价今年最高涨了三倍。这年头投资人可精明了,光靠PPT讲故事已经融不到钱。我认识一个做交易BOT的小伙子Jerry,他的项目每单都能收手续费,这种能直接看到收益的项目在融资市场上特别吃香。阿兰的UXLINK更是在熊市里融了600万美元,现在花掉100万后已经开始琢磨怎么用流量变现了。
不过TON链也不是完美的。Jerry跟我说,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以太坊主网,因为TON的技术门槛实在太高了。就像让一个用惯Windows的程序员突然转去用Linux,光是适应FunC这个编程语言就得花上一两个月。我认识的一位资深开发者直言:"在以太坊上啥都能做,干嘛要自找麻烦?"
TON基金会倒是很硬气,明确表示不会为了讨好开发者去做EVM兼容。这种特立独行的作风,让我想起了当年苹果坚持用封闭系统的故事。TON的DeFi负责人Vivi告诉我:"我们有自己的玩法,没必要照搬以太坊。"他们现在在全球各地疯狂举办开发者活动,光今年就对接了三四百个项目。老高的游戏项目还获得了TON的Grant资助,虽然最多就1万美元,但他说这相当于拿到了官方背书。
超级应用的战争
看着Telegram又是推Story功能,又是搞Mini App,还内置加密钱包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它在学谁。没错,就是微信!今年的Token 2049大会上,TON总裁和Telegram首席信息官联袂登台,标题直接就是《通过Toncoin将Telegram转为Web3的入口》。这野心,藏都藏不住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老高就跟我抱怨,他到现在都搞不清Telegram用户到底是想玩游戏还是想赚钱。一开始游戏可玩性不高,用户点两下就走人;后来加强游戏性,又有人说"赚钱变难了"。这让我想起了Web2时代的产品经理们常说的:"用户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直到你把它做出来。"
有趣的是,小狐狸钱包最近也在搞类似小程序的功能MetaMask Snaps。不过开发者们普遍认为,金融类应用更适合小狐狸,而游戏社交类还是Telegram的天下。说到底,这就是一场超级应用之间的战争。Telegram要想真正赚钱,光靠现在这点广告收入可不够。毕竟用户规模只有它四分之一的B站,广告收入都是它的7倍。
和老高聊天时,他倒是很乐观:"熊市正好让我们有时间慢慢摸索。"看着他充满干劲的样子,我不禁想起2013年微信刚推支付功能时的场景。历史总是在轮回,只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Telegram。谁知道呢,也许再过几年,我们真的会看到下一个微信级别的超级应用在Web3世界崛起。
(责任编辑:活动)
-
今天的加密市场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!比特币这个"数字黄金"再次刷新纪录,竟然飙到了12.4万美元的历史新高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不得不感叹这次涨势来得既突然又在情理之中。降息预期点燃市场热情要说这波行情最大的推手,绝对是美联储可能要在9月降息的消息。最近CME的预测工具显示,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概率已经飙到了惊人的93.7%!我认识的分析师闵贞说得很有道理:"比特币这轮暴涨,就是对降息预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金融圈里最热闹的话题,莫过于各家巨头争相申请比特币ETF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,这种景象在几年前简直难以想象。贝莱德效应引发的连锁反应贝莱德这头华尔街巨象踏入加密货币ETF领域,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。我记得那天看到新闻时,办公室里立刻炸开了锅——这家管理着近10万亿美元资产的资管巨头居然对加密货币动心了!这种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。就像当年iPhone问世后... ...[详细]
-
记得小时候看科幻电影里那些神奇的"魔法"吗?如今Web3世界的零知识证明(ZKP)技术简直就像现实版的魔法。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对这项技术充满期待。ZKP:区块链世界的隐形斗篷说实话,现在区块链最大的痛点就是交易费用高得像坐过山车,隐私保护又脆弱得像层窗户纸。ZKP技术简直就是对症下药,它不仅能让交易费用降到"白菜价",还能让我们的隐私数据穿上"隐形斗篷"。想象一下,未来我们转... ...[详细]
-
最近美国内华达州曝出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案子,简直像是直接从黑色电影里搬出来的剧情。一位38岁的女士克里斯蒂・林恩・费尔金斯,居然异想天开地在暗网上找"专业杀手",想用比特币支付报酬来解决她的前夫。暗网购物:从毒品到谋杀说实话,现在暗网上什么都能买到的传言确实误导了不少人。2016年那会儿,费尔金斯女士就信了一个号称提供"专业谋杀服务"的网站。她煞有介事地和"杀手"商量细节,不仅支付了价值约3.6万... ...[详细]
-
早上起床刷手机,区块链圈子里又炸开了锅。美国M2货币供应量突破22万亿美元大关,这个数字让我不禁咂舌 - 这印钞机开得是不是有点猛啊?难怪现在大家都急着找抗通胀的资产,比特币这种稀缺品自然成了香饽饽。说起比特币,维珍邮轮这个操作挺有意思。现在连豪华邮轮都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了,看来数字货币正在悄悄渗透高端消费市场。我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说,他们圈子里现在讨论最多的就是怎么把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。不过说实话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,如果你正在AI或Web3领域摸爬滚打,今年9月26-27日在香港举办的EDGE峰会绝对值得你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关注。作为一个看过太多创业项目的过来人,我敢说这很可能是2023年最重量级的科技盛会。为什么这次峰会不一样?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,我就感叹现在的创业生态真是日新月异。但这次的EDGE峰会简直是把天花板又抬高了好几层——不仅有传统的AI和机器人项目,还特别设置了Web3专场。我打听到... ...[详细]
-
Web3的微信梦:ParaX如何让区块链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?
还记得第一次用微信时的顺滑体验吗?现在的Web3世界就像十年前的手机应用市场一样混乱不堪。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亲眼见证了这个行业从极客玩具到主流应用的艰难蜕变。Web3的"最后一公里"难题说实话,每次看到新人面对MetaMask钱包时的手足无措,我都觉得特别心疼。他们就像误入科技展览的老奶奶,面对一堆按钮不知所措。虽然区块链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——从蜗牛般的交易速度到现在... ...[详细]
-
记得小时候总觉得老师是超人,他们总是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,直到自己当了家长才知道,那些看似不知疲倦的身影,其实常常要忍受咽喉肿痛、精力透支的困扰。今年教师节,我在东莞大参林金域松湖看到了一幕暖心场景。王老吉药业的工作人员正忙前忙后,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准备特别的节日惊喜。现场不仅有亲子DIY区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动手创作,还有小丑表演逗得大家开怀大笑。最让我感动的是,他们准备了润喉糖、凉茶颗粒这些对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圈里有个消息炸开了锅 - 知名分析师John Squire在推特上大胆放话,认为XRP即将迎来"超出所有人想象"的价格暴涨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觉得这个预测确实值得玩味。六年蛰伏,只为今朝?Squire的观点很明确:XRP已经经历了长达六年的"积累期"。在投资领域,这个词特指资产价格在经历大幅波动后进入的横盘整理阶段。记得2018年那会儿,XRP曾一度飙升至3美元以上,... ...[详细]
-
我最近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新闻:LayerZero和谷歌云突然宣布要搞深度整合。说实话,这个消息让我有点小兴奋,因为这可能意味着Web3基础设施要迎来一波升级了。谷歌云的新角色简单来说,谷歌云现在成了LayerZero生态里的一个"预言机"选择。让我用人话解释下:在跨链交易里,"预言机"就是个验证消息的"公证人",确保A链的信息在B链上准确无误。现在开发者可选的范围更广了,除了原来的Chainli... ...[详细]